第九十二章 旗袍(1)-《大时代的梦》
第(1/3)页
某个不经意的午后,阳光透过窗棂,七彩的窗玻璃将光线染上色彩,在地砖上突出幻彩光影。一台老式留声机,一杯散着浓香的咖啡,还有一位穿着旗袍身姿绰约的女子,这样一幅图景自然会让我们想起那个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。
在那个黄金时代里,旗袍是每个女子不可或缺的服饰,可世事变迁旗袍的踪影渐渐淹没在历史的车轮里,只在偶尔的婚宴上能够看到了,新娘的巧笑和喜庆大红色慢慢成就了属于旗袍的美丽新生。
是金子总会发光,旗袍的美丽总不会被淹没。明亮的黄色与丝绸面料搭配在一起,给这件旗袍增添了华贵的气质,精致的手工盘扣,贴合身材的设计,于细节中凸显精致女人味。
旗袍与水墨丹青一样都具有一种悠远的意境,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官体验,当设计师巧妙的把这两种元素结合在一起,旗袍便富有了一种知性美,是对“雅”文化的最好体现。
旗袍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性,它可以很华贵,亦可以简单朴素,既能穿出轻奢御姐范,又能衬得起文艺小清新。棉麻中袖旗袍,草绿色的清新自然,领间盘扣的精致感,文艺女青年走起。
都说花前月下美,其实还是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人,美人不需要环佩叮当的装饰,庸脂俗粉的涂抹,只需要柔柔的月光映衬出的脸庞,一件修身的衣裙包裹的婀娜身姿便是月夜下最美的剪影。
都说女人如水,不只是因为女人的柔媚,还因为曹植笔下的那位洛神,每当想起她亭亭玉立于袅袅烟波中,空灵净透的气质,着一袭蓝衣娇俏似水,盈盈一笑便成就了千古绝唱。
旗袍之于女人犹如玫瑰之于爱情,是恰如其分的辉映,旗袍妆点了女人,女人为旗袍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。当精致的绣花绣在提花丝绸上,小巧的盘扣奏响了古韵今唱的乐章。
旗袍像一首诗,远看朦胧近看玲珑,那是镌刻在张爱玲的字句里的婀娜身影,内敛含蓄中体现东方女性的温柔。典雅的小立领,环绕颈间的手工钉珠,开叉的下摆让你伴着轻盈的步伐款款而来。
旗袍,是女人飘动的情绪,总在不经意间轻轻流露。爱美的女人,都在展示自己玲珑的曲线,尽管东西方文化大异,然而审美上却是有着共通的地方,旗袍以西式审美结合传统文化打造自身,却赢得了东西方女人一致的认可。
东方女人含蓄、内敛,不事张扬,旗袍就深深的抓住了这一特质。
它不搞另类,不以裸露取胜,而是采用趋于紧身的设计,充分暴露女人身上迷人的线条,既释放了唯美诱惑,又表现得含蓄、低调,丝毫不减东方女人的典雅、庄重。
旗袍宛如女人灵动的情绪,总是不经意间轻轻流露欲语还休的妩媚飘逸,是女人永不凋零的最爱。
旗袍对于女人的诱惑,是怎么也挡不住的,她们都知道旗袍的美,都知道旗袍可以最大限度的释放自身,所以她们选择了旗袍。
因为旗袍,张扬的女人变得贤淑,贤淑的女人变得典雅,典雅的女人更具风情,因为有了旗袍的点缀,这个城市充满了温情,这个季节浸透着浪漫,女人的身上更是写足了女人味。
有人说,旗袍是一朵从历史中走出的女人花,冷艳香凝,盛开在岁月中,飘荡在无数人的梦里。
旗袍气质上的东方韵味,它把中华女性贤淑、典雅、温柔、清丽的性情和气质深深蕴入其中,并通过中国女人柔顺玲珑的身体线条充分凸显。
旗袍悄无声息的让中国女人尽情呈现出自己美的一面,却又含蓄、内敛,将性感、诱惑表露的不着痕迹,毫不张扬。
也许这本身就是中国女人的性格和特质吧!
旗袍熟悉东方韵味,了解中国女人,它洞悉了中国女人心中一切美的想法,知道她们想要怎样去表现自己。
而也只有中国女人能深刻懂得旗袍的气韵和魅力,只有她们可以完美演绎旗袍的美丽,从这个角度讲,东方女人和旗袍互为知己,她们是玉盘置兰的美丽一对。
瘦高的女人显出袅娜,像一朵淡雅的白莲;娇小的女人穿上显出玲珑,像一朵幽幽的兰花;年长的女人穿出风韵犹存,年少的女子穿出优雅,如着可人短旗袍显得步履轻快,更显干练青春!
长旗袍莲步轻移,摇曳生情。旗袍把女人的温婉、多情、娴雅、可人、款款风韵,营造的淋漓尽致,表现无遗,尽显魅力。
印象中的旗袍总是出现在江南的三月,那江南的女子,穿了丝绸的旗袍,撑着一把油纸伞,行走在白墙青石的小巷里,有雨,丝丝细细地飘散着,朦胧中萦绕而来的是清香的紫丁和未名的暗香……
还若是在宁静的午后,书房里有着迷人的熏香,微风拂过,院中满是纷飞的桃花,那穿了旗袍的女子,袅袅地从院中亭子里碎步到书房,打开线装的唐诗宋词……
悠然走出百年的沧桑,高贵脱俗的一衣锦绣华丽转身,将曾经迷乱世俗的洋场尘埃
抖落在历史的衣橱……
这朵旧世的琼花
就此枯萎了
还是正徐徐开放……
简化了胴体的繁缛起伏
坐下来淹然百媚
站住了亭亭玉立
若行走起来更是入风飘逸出优雅
连匆匆的过客也禁不住要多看几眼……
似嗔似怨的生生韵味
在那婀娜多姿中延伸开来……
忽地一声轻叹
近恶的浮华过去了
近善的粹华或许不远了
一袭青衣,染就一树芳华,两袖月光,诉说绝世风雅。
关于旗袍,最深的记忆是民国那些摇曳多姿的女子,旧上海不曾迷失的风情。旗袍的花色面料各式各样,水墨,花间,落樱,若兰,妖娆等等,静谧的长款,温婉的连袖,还有那古典精致的手工扣。
旗袍是一种风景,自有一种清绝与傲然,温婉,内敛,在花月沉香的日子里,总幻想回归古代,在杨柳依依的河畔踏青,在雕花的窗棂背后叹息,而旗袍也在无意间暗合了这古典的心境,也常庸人自扰,在浩渺的天地间,落得一怀的孤寂,旗袍淡雅的色调让我安宁,淡定,在平淡的光阴里明净流动。
一抹浅淡的笑在刹那间成为永恒,婉约的旗袍身影,如江南的情结,在时光中柔软着,妖娆着……穿越悠长的时空,寻寻觅觅,你的笑容绽放如花,回眸,那一刻的温柔,倾倒了前世的杯樽,迷失了孤单的行程,优雅了千年的美丽。
旗袍留给人的是无言的背景,似乎谁都知道穿旗袍需要修长柔美的身段,没有流动的线条,就不会有优美的韵致。总是觉得东方的女子,都该着一身旗袍,却又觉得不妥,因为不是所以的人都能穿出旗袍的风情。
一袭旗袍,邂逅的是一份平静,带给我的是优雅的闲情,是如同秋荷的心事,任月光洒落在小屋,流泻在每个黑暗的角落,在这无声无息的月色中清静,就连思绪与意念都显得多余。
旗袍是真正的艺术品。或者我赋予它太严肃、太拘谨、太优雅、太珍贵的元素,只觉得它适合于照片里画里戏里穿着,适合舞台表演。如今,走在拥挤的人群中,发觉身着一袭旗袍会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,旗袍如今注定是一种孤独的风景,这风景有些遥远,有些古旧,像极了将要落莫的黄昏,带着最后一抹绚丽。
一直认为,和旗袍相伴的应是高山流水的古筝,轻盈低转的粉色团扇,丰腴佼娇的女子,以及溢出墨香的古线装书,红木座椅和窗外潺潺流
过的竹间小溪。我本平庸,没有一颗晶莹的心来酝酿江南独有的秀与婉约,没有轻盈的身段来穿出那份清新。我的心境亦不合旗袍,我放不下红尘,放不下在重楼深闺处叹怨的心事,不能挑尽灯花不成眠
越过盛唐的风骚,沿仄仄平平的路径,帘卷西风,谁在风中吟一阙醉花阴!暗香盈袖,你用恬静填词,醉了江南风光,喜欢江南,却未必有江南委婉动人的才情,还有那绝俗的古典韵致,只是喜欢在湖畔的杨柳依依,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岁月里,旗袍伴着江南的杏花烟雨,浪漫了无数的风花雪月。关于旗袍引发的江南印象,有一半,已被江南的细雨浸透;而另一半,则全都给了江南春的明媚。
烟雨蒙蒙的时刻,撑起一把油纸伞,将人们带回柔情婉转的年代,一同缅怀着如酒如歌的往事情怀……
一把油纸伞,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,伞下的人,或明眸皓齿的女子,或一袭长衫的教书先生,静静伫立在雨中,沉思、遐想或踟蹰彷徨,那么宁静,那么典雅。油纸伞以竹为骨架,以油皮纸为伞面。伞面上涂各种颜色,描绘各种图案花样,有淡雅的绿、娇羞的粉、梦幻的紫和忧郁的蓝……
对于油纸伞的喜爱,源于戴望舒那首着名的朦胧诗《雨巷》。晚雨潇潇,小巷深深,湿漉漉的青石板小径上默默踟躇着的一把油纸伞,该是何等的寂寥,怎样的忧伤。
如今,总是希望自己有一把油纸伞,仿着诗中的意境独自踱步在悠长的雨巷,感受着那伞沿上滴滴答答的雨珠儿,崩溅着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脆响。
想像着自己,该是那伞下着一袭鹅黄色旗袍的妙龄女子,结着丁香般的惆怅,晶亮清纯的眸子蒙蒙望着远方,聆听伞面上雨水敲出的寂寥,怀揣着对纯美爱情的寄望,嘴角挂着幽幽的哀伤。
袅袅婷婷,绰绰约约,慢慢消逝在雨烟缭绕的深巷转角。心怀幽思,走走停停。雨烟飘在阁楼和小巷里,四周氤氲在一片雨的世界。来往的游人都撑起了油纸伞,不约而同,好似收到了古镇情怀的邀约,愿做一回伞下人,感受着青石小径上古典的心情,幽远的浪漫。
油纸伞自然,清新,纯净,我自私的认为它只能属于东方,犹如东方的女子,端庄贤淑,优雅动人,它的灵魂里藏着娴静,高雅。一把灵动的油纸伞,应该走在一条古老曲折的小巷,那里有青石板路,那里有杏花竹影,那里有小桥流水,那里有长满青苔的古渡口。脚尖掠过无声无息,身影如风般轻盈,踏着纤尘水月的清软,娉婷宛立在烟雨的江南。
掬一涡水,涂不了梦里江南的容颜,撑一柄伞,拈不来西子湖畔的守候,深深的雨巷,烟雨凄迷,在我单薄的年华里,那个素颜的女子如
惊鸿一瞥,掩映的笑颜沉淀成记忆,亘在心里,念在文字里!
撑起一把油纸伞,在蒙蒙春雨里游弋,是否感觉到白驹过隙般的樱花斑驳;撑起一把油纸伞,漫步于秋雨萧萧中,可否记得前行所愿的空灵妙景。
油纸伞就是这样充满着梦幻,充满着旖旎的风情。当风雨冲洗年轮,当岁月蚀落斑痕,当一把把浸透着淡淡桐油清香的油纸伞从中烟雨朦胧走来,千年风雨赋予了油纸伞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沉淀了油纸伞宛约而扣动人心的美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