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八章 【分封和郡县】-《持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商鞅设立郡县。
    将那些老世族的封地,收回为国有。
    大贵族们仅仅只是保留爵位、俸禄和一小部分特权。
    将老世族封地自己搞税赋的权力,也收到了国府的手中。
    重新丈量土地,开阡陌交通,让整个秦国的赋税执行同一个标准。
    也首次在当时的秦国境内,做到了统一度量衡。
    使得县里的税收,能够直接转变成为秦国的国力。
    而不再是变成那些老世族的家底。
    剥夺了老世族自己组建私军的权力,将秦国的军队也从联军形式,变成了真正的正规军队。
    虽然在武器装备上,秦国军队和六国军队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距。
    但是在组织度上,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。
    真正让秦国以一国之力,去面对山东那些没有经过变法的旧制国家。
    到了秦惠文王,乃至之后的秦昭襄王和秦王政。
    以上令下达的正规军队,去打山东六国那些名义上是国家军队,但其实根子上还是一大堆贵族的联军,自然是无往而不利的。
    然而,商鞅的变法,虽然是将那些老世族的特权剥夺。
    并且设立了郡县。
    但是受限于实际情况,县以下的治理还是靠乡绅毫桀和一些小世族的自治。
    这些乡绅毫桀,在秦国境内对国府的统治,其实构不成什么严重威胁。
    所以便没有引起商鞅的重视。
    亦或是商鞅还有后面的三期、四期变法的构想。
    但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和推行,秦孝公便英年早逝。
    没有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,则很快被老世族们联手覆灭。
    饶是商鞅这样的手段和雄心,面对老世族的时候,也是选择了十年蛰伏。
    就这还最终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。
    嬴扶苏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比商鞅更加高明。
    于是也便听进去了冯职所说,应该从长计议,一步一步来的建议。
    商鞅的变法,在秦国还没有统一六国的时候。
    让秦国能够快速强大,并且以一国之力对抗六国。
    但是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国,其实真正算起来,反而在很多方面不如统一之前。
    六国虽灭,但是六国的旧世族却是没法被根除的势力。
    例如项梁和项羽,张耳和陈余这些人。
    他们虽然表面上归顺秦国,但是实际上在自己地盘上的影响力却非常大。
    秦国朝廷,其实权威性是远远不够的。
    也正是如此,秦始皇和二世胡亥,才一次又一次的东巡天下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