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崛起之路-《美洲之龙》
第(2/3)页
所以说我不得不小心的了解学习德国人1870年之后的崛起时代。
“铁血将军”的政治艺术
今天的我们有必要穿越到150多年前,去看看德意志民族在上一轮崛起过程中,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陷入了苦难的悲剧。因为今天的我们也正处在崛起中。
这就要说到1871年德国统一时,原来这片土地上只是一大片说德语的人,他们根本没有祖国,如果说非得有一个祖国,那就是神圣罗马帝国,用法国人伏尔泰的话说:“他们既不神圣也非罗马,更非帝国,那里连蚊子都有国王。”
所以我们看格林童话,动不动蹦出一个王子、一个公主等等,因为国王实在太多了,有几千个小邦,就有几千个国王。
当民族国家这个意识形成之后,德意志人自然也有了统一的需求,于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——第一次打败了丹麦,第二次打败了奥地利,第三次打败了法国。
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的镜厅登基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,于是德国统一了,一个德意志民族的大国崛起故事就这样开始了。
这个时候德意志掌权的人是著名的俾斯麦将军。文科生同学对俾斯麦这个人应该很熟悉,因为历史教科书中常会提到一个词,叫“铁血宰相”,说的就是他。
他曾做过一个演讲,说现在德国的问题要靠铁和血来解决。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战争狂人。
但实际上,如果你细读俾斯麦的传记和相关历史,就会发现其实俾斯麦根本不是这样一个人,他是一个狡猾的政客,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。他在1871年到1890年担任宰相的近20年时间里,把欧洲所有政治关系玩弄于股掌之间。
俾斯麦,他有几句名言,第一句话:“国家是时间河流上的航船。”什么意思?就是我们要顺着时间走,只要时间允许,德国一定会崛起。
所以在时间的河流上航行时,我们要看大趋势,看时间站在哪一边,在这个过程中去寻找德意志帝国生存的缝隙,而不是主动挑起战争,这是他的一个思想。
第二个思想,他说什么是政治?政治是“可能性的艺术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在可能性上做文章,不把什么事都做死,要给可能性留出充分的余地。这就是俾斯麦操作德国外交策略和战略策略的一个基本出发点。
德国有一些战略困境,它处于整个欧洲的中间部分。那个时候的德国比现在的德国面积大得多。
但是俾斯麦认识到德国的战略处境非常艰苦。它的西边是世仇法国,因为1871年德法战争你把法国打败了,然后又把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块领土给割走了,法国人一直想复仇,所以这是一个敌人。
东边是庞大的俄罗斯,这个国家虽然不发达,但是它的人口、土地和规模,导致它的战争潜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。无论是拿破仑,还是后来的希特勒,都吃过俄国人的亏,俾斯麦这点非常门儿清。
玩转世界格局的“魔术师”
这就是俾斯麦面对的格局,所以他所有战略政策的出发点,都是在玩儿这种“可能性的艺术”。当然,俾斯麦一生的外交策略是一个极端复杂的逻辑,但是我们可以简单说一下他是怎么玩的。
首先,法国人肯定是敌人,那我就一定要避免两线作战,所以一定不能让俄国人成为敌人。
用简单的方法和俄国结盟切切不可,因为俄国的全球利益太大,跟俄国人结盟就等于得罪全世界人,那就被绑上了俄国人的战车。那怎么办呢?那我先跟奥匈帝国结盟,奥匈帝国虽然国力很弱,但它也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,当时号称“布娃娃帝国主义”嘛,就是说它很大,装得像个强国,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实力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