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九十六章 长安路遥 柴桑震颤-《糜汉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蒋济,察觉到了糜旸脸色的变化。
    从尊重变为忌惮。
    周鲂的事,吕范猜得出是他的本事。
    可出于大汉的利益考虑,糜旸是不想看到吕范有机会将他的猜想说出去的。
    吕范在孙权心中的地位很重,若是他的猜想传到孙权耳中,哪怕没有真凭实据,也难保孙权不起疑心。
    察觉到这一点后,蒋济便开始思索起来:
    “该用何种不伤糜旸名誉的办法,来让吕范安心的上路。”
    蒋济的小心思糜旸暂且不知。
    好在糜旸提前一步将闲杂人等屏退。
    压制住内心中的忌惮后,这一次糜旸并没有选择正面回应吕范。
    糜旸躬身一请对着吕范说道:“今我军胜局已定,吕公是孙氏的两代元老,忠义之名著于海内。
    孤不想伤害吕公,还望吕公能够弃械。
    若吕公不嫌弃军营鄙陋,孤会将吕公好生安置在身边。
    若吕公不愿,孤亦会派人将吕公送到长安。”
    在此刻,原本的两万余吴军中,只有吕范一人手中还握着兵刃。
    按照糜旸方才的命令,手中持刃的吕范,早该死在汉军的刀下才是。
    可糜旸对吕范是心存敬佩的。
    吕范配的上这一特殊待遇。
    在孙策微末之际,吕范倾心相投。
    在柴桑危难之时,吕范义无反顾。
    这样的人不管能力如何,都能称的上一句“忠义之臣”。
    更何况相比于贺齐那种有明显弱点的名将,老道的吕范对糜旸来说更为棘手。
    要不是有着吕岱与周鲂二人在,今日之战,糜旸是不容易取胜的。
    糜旸敬佩的语气不似作假。
    能得到糜旸的敬佩,对吕范来说亦是一件颇为自豪的事。
    只是吕范又岂会听不出糜旸的话外之音?
    见糜旸并未回应自己的惊人猜想,吕范暂将心中惊疑压下。
    他用虚弱却不浑浊的眼神盯着糜旸道:
    “大司马是想招降于我?”
    面对吕范的这层疑问,糜旸坦然的点了点头。
    于公于私,糜旸都希望吕范这样的人物,回到大汉的怀抱中来。
    这也是糜旸给吕范的最后一次机会。
    很可惜,就算吕范明知拒绝糜旸,自己可能会面临怎样的下场,他最后还是硬气地说道:
    “我不降!”
    听到这三个字后,糜旸无奈地闭上了眼睛。
    片刻后,当糜旸重新睁开眼睛时,他望向吕范的目光中再无半分眷念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