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7章 番外3 平安(全文完)-《燕辞归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烧杀抢夺的假灾民应是没有了,但天灾恐是还会发生。
    徐简想要多了解江南水路状况,了解江南一带哪些官员做实事、哪些是点卯,再结合地头蛇荆东家多年的经验,哪怕只是侧面,之后也能呈送圣上。
    清淤、拓水路等等,就算是听天命,也要尽人事。
    他们只是躲两年风头,并非不归朝堂。
    江南所见所闻,徐简写了厚厚的折子,由荆东家带去京城、转交林玙递到御书房。
    林云嫣与徐简则往西行。
    抵达景州时已是秋日。
    瑟瑟秋风里,林云嫣遥遥看到了裕门关。
    她曾经无数次想像过裕门关的模样,一定很高很大,这样才能抵御西凉的铁骑长刀,可实际看着才明白,比她想得还要高大。
    现在的裕门关依旧有大军驻防,却也恢复了平静。
    阵线前移,古月孤军不敢造次,西凉也是元气大伤,偶有出动的马贼也被驻军清扫了七七八八,使得商队往来方便安全许多。
    林云嫣看到不同地方的商队出关、入关,驼铃脆响,人人都振奋着,想要赚一笔大
    钱。
    安全有保障,林云嫣也走出关门看了看。
    守关的将士见了徐简,热络极了。
    晓得他陪妻子来此,连大将石磊也匆匆赶来,就为了见见这位传言里的郡主。
    石大将还引他们往城墙上去,与徐简说这两年关口状况。
    「裕门关前些年修过,不成问题,」石磊道,「前头收回来的那三座关隘,两年间陆续在修,还差口气,怕是要到明年了……」
    徐简很了解他,直接问:「银钱、物资、劳力,缺哪个?」
    「物资。」石磊立刻道。
    徐简笑了下:「我回京与圣上提。」
    石磊立刻就高兴了。
    再之后,便是长长的回京路。
    途经关中,他们去拜访了章大夫。
    因着他们游历,章大夫自不用再长住京中,就留在老家继续经营。
    治过辅国公的旧伤,又在裕门当过军医,章大夫如今的名声越发响亮,也有不少伤者从远地慕名而来,医馆比林云嫣记忆里的气派许多,也收了两个活络的小徒弟。
    章大夫本人变化不大,与徐简仔细查看了伤腿,又问了不少问题。
    「前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,」章大夫长吁了一口气,「没白吃苦,也没白挨针。」
    林云嫣眼神明亮:「您这么说……」
    「好了八成了,」章大夫道,「不会天一冷就痛,不会吃不上劲,想跑动也能跑,就如老夫当初许诺的那样。不过,丑话还是要说,毕竟是伤过的,你指着它踹飞西凉大汉还是不成,也别上战场去硬碰硬,它经不住乱折腾。」
    徐简哽咽了一阵,应了声「好」。
    他已经习惯自己的腿伤了,无论是以何种方式伤的,伤轻伤重,也接受了「有些事注定会发生」。
    因此,哪怕今生一切向好,他都不敢奢望这条腿康复过来。
    怕「物极必反」。
    当小郡主说她砍伤了刘迅的腿时,徐简心热也感激,却不等于刘迅断了腿、这事就不会再落到他徐简头上了。
    是了,小郡主还说过,有人会疯,李邵疯了,那徐夫人定不会再疯。
    虽无把握,徐简还是顺着她说,这是她的心意,是美好愿景。
    可现在,听到章大夫的判断,徐简依旧心绪万千。
    哪怕依旧不可能策马杀敌,但起码、不会再轻易被伤腿拖累了。
    这就已经很好了。
    赶在小年前回到京中,城里已经满满都是年节气氛了。
    林云嫣去慈宁宫请安。
    皇太后握着她的手,上上下下仔细打量:「长高了些,脸颊瘦了。」
    「您捏我胳膊,」林云嫣伸手出去,「肉一点没少,壮实着呢。」
    皇太后哈哈大笑:「明年还走吗?」
    「不走了,」林云嫣道,「说好就玩两年,明年不走了。」
    来年,就是永嘉十六年了。
    她要留在京里,多陪陪皇太后。
    冬去春来,徐简时隔两年再登金銮殿,下朝又去御书房,依旧是御前红人。
    曹公公私下与他说起了毓庆宫:「大殿下越发混沌了,先前是三五天能清醒一回,现在一月里都不见得能清醒一次。万幸的是还算好伺候,照着他的心意念折子、发号施令就是了。」
    徐简点了点头,又道:「我看早朝上,也平稳许多……」
    顾家也好、柳家也罢,没有再那么急吼吼的了。
    曹公公道: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」
    人就是如此。
    刚得了一
    块好豆腐,恨不能立刻尝个味,又是添柴又是煽风。
    等过了那一阵、冷静下来了,才想起这番道理,怕里头还没热、外头就焦黑了,赶紧踏实起来、小火慢煎。
    徐简很满意这状况。
    稳着来,不急不躁,最适合林徐两家做纯臣。
    朝堂上示好的当然也有,徐简差不多都给拒了,理由很是直接:回府陪妻。
    因为林云嫣有喜了。
    回京安顿好后,孩子就来了,被长辈们赞为「懂事识趣」。
    皇太后欢喜极了,赏的金贵东西且不提,孩子的小衣小帽小鞋都关心着,要富贵的、舒服的,男女都要备,甚至想从出生备到成亲的礼服。
    「高矮胖瘦都还不晓得呢,您就想得这么远,」林云嫣笑道,「做大了还好,稍稍改一改,做小了穿不进去,不穿又舍不得您的心意。」
    「那就做大些,徐简个头高,孩子肯定也高。」皇太后道。
    林云嫣忙道:「您也太急了。」
    「哀家这把年纪了,」皇太后叹道,「怕是见不到大喜那一天了,可不得提前给备好了?」
    林云嫣抿唇,把从前那段不好的记忆抛开,道:「您这回肯定长命百岁。」
    「什么这回那回的,」皇太后听不懂,也没在意,「哀家喜欢做,自己出的布,自己掏腰包补给了尚服局,你别管。」
    林云嫣不管了,皇太后开心最要紧。
    她现在只能管自己。
    肚子里这一胎是个嘴挑的,饶是林云嫣忍着,还是常常吃什么吐什么,早上喜欢的、晚上又不喜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