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不过短短十日光景,店内景象已从门可罗雀转变为宾客盈门,甚至需得排号等候,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。 而南巷城之外的百姓们,亦有所耳闻。 他们惊讶地发现,这座城池不仅成功抵御了饥荒的侵袭,免于饥饿之苦,更在逆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,日子过得有声有色,充满了希望与活力。 夏音音精心布局,着意将五丰酒楼的名号播扬四方,渐渐地,那些曾流失的客源也如细流汇成江海,纷纷回流。 此刻的她,对商业街能否在南暻国掀起热潮已不再过分苛求,心中所愿,仅是能为南巷城的百姓铺设一条通往繁荣经济贸易的小径。 南巷城之地,稻田尚未迎来丰收的金黄,百姓餐桌上的粮食,多半源自往昔的积蓄,加之夏音音从远方精心筹措的粮草,以及京城慷慨解囊的援助,勉强维系着日常的温饱。 然而,若要以此支撑起招待远方宾客的排场,确是力不从心。 于是,当夏音音吩咐沈欢率队外出推广之时,细心地附加了一条指令:在南巷城,暂不接纳银两,唯以粮食为交易之媒。 诚邀诸君,若对南巷城心生向往,不妨以粮食为引,共赴这场别开生面的交换之旅。 她还细心地嘱咐沈乐,让他携带新酿的美酒同行,每至人潮涌动之处,便启坛浅酌,让那馥郁的酒香悠然飘散。 果不其然,这独特的酒香如同磁石,吸引着那些嗜酒如命的过客驻足探寻。 一旦沈乐将夏音音的提议娓娓道来,那些酒鬼们心中的酒虫瞬间被勾起,纷纷萌生了前往南巷城一探究竟的念头。 于是,南巷城渐渐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访客,人潮涌动,为这座古城添上了几分往昔未有的热闹。 正因如此,郑老板在方才收银两之时,即便忙得不可开交,也不忘吩咐人手特意去称量那些换来的粮食 这一幕,恰似繁忙中的一抹有序,透露着别样的智慧与远见。 五丰酒楼内,亦是别有一番景象。 柜台一侧,竟辟出一块专用于接收粮食的区域,虽略显繁琐,却让人心生安稳——在丰收尚未到来之前,这份未雨绸缪的自给自足,无疑是最坚实的保障。 他们一行人踏入五丰酒楼的那一刻,立即被眼尖的店小二认了出来。 满面堆笑,殷勤地将贵客引领至一间雅致的包间内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