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水又市,这座因快速发展而备受瞩目的省会城市,连同它年轻的市长李毅飞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毫无意外地成为了流量焦点。 任何一点关于它的风吹草动,都能在网络上被无限放大,掀起舆论的巨浪。 尤其是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,针对李毅飞个人背景和财产的质疑声,如同野火般在各大论坛、社交媒体上蔓延开来。 尽管水又市宣传和网信部门第一时间采取了措施,试图澄清、引导,但谣言往往跑在真相前面,其扩散的速度远超管控。 标题耸动、内容充满暗示的帖子被大量转发、评论,其中混杂着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、被带了节奏的愤慨网民,以及少数唯恐天下不乱的水军。 “三十二岁的市长?骗鬼呢!背后没人谁信?” “听说他家底厚得吓人,钱从哪里来的?” “肯定是个关系户,不然能升这么快?” 类似的言论充斥网络空间。 他们并不关心事实真相,只愿意相信自己臆想中的“黑幕”,情绪化的宣泄取代了理性的思考。 这股汹涌的舆情,其背后推手的目的十分明确——就是要把水搅浑,让李毅飞和市政府疲于应付舆论压力,从而无暇他顾,干扰乃至阻碍开发区等重点项目的正常推进。 很快,压力传导到了北古省层面。 大量网民涌入北古省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留言,要求“彻查李毅飞”,“给公众一个交代”。 舆情汹汹,已然呈现出失控的苗头。 面对这种情况,北古省省委高度重视。 是否调查,如何调查,成了一个微妙的课题。 你说这背后没有人推动?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猫腻。 但民意汹涌,不回应、不处理,必然会被解读为“官官相护”。 在复杂的权衡下,为了平息舆论,也为了还干部一个清白,省委决定,由省纪委介入,进行核实。 消息一出,网络上顿时一片“叫好”之声,仿佛已经坐实了李毅飞的问题。 省纪委的行动雷厉风行。 很快,一则简短而严肃的通告发布:针对近期网络上反映水又市市长李毅飞同志的有关问题,北古省纪委高度重视,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赴水又市进行核实。 我们将依规依纪依法处理,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。 请广大网民不信谣、不传谣。 通告一出,更是将这场舆论风暴推向了高潮。 无数双眼睛盯住了水又市,等待着最终的“审判结果”。 省纪委书记缪星耀亲自带队,调查组一行人神情严肃地抵达水又市政府大楼。 当缪星耀推开市长办公室的门时,看到的是一幅平静如常的景象。 李毅飞正坐在办公桌后,低头翻阅着孟子义刚刚送来的一份关于“银帆计划”扩面提质的实施方案,听到动静,他抬起头,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,随即迅速起身。 “缪书记,您怎么亲自过来了?快请坐。”李毅飞绕过办公桌,热情而不失分寸地迎上前,与缪星耀握了握手,然后亲自走到饮水机旁,用水杯接了一杯温水,放在缪星耀面前的茶几上。 “您喝口水。”举止从容,看不出丝毫慌乱。 缪星耀年近五十,面容严肃,眼神锐利,在纪检系统工作多年,以铁面无私著称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