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60【狸奴】-《大宋泼皮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韩桢调笑道:“若真疼惜你,你反倒不乐意了。”
    她虽不如安娘那般耐战,可水蛇腰却异常有力,扭动起来格外销魂。
    陆甜轻咬着手指,吃吃地笑,旋即眼怀期待地问:“陛下今夜可在这留宿?”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韩桢点点头,俯身躺在她身侧,大手轻轻抚着玉背。
    两人轻声说着话,不知不觉间,陆甜便进入了梦乡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翌日。
    一大早,高庆裔便在黄门太监的带领下进了宫。
    一路进了垂拱殿,高庆裔一丝不苟的行礼道:“微臣参见陛下!”
    趁着行礼的功夫,他悄悄瞄了一眼端坐在御案后方的韩桢。
    虽归降齐国一年有余,但这还是高庆裔第一次面圣。
    他的第一感觉就是,好强的气势。
    双目如剑,似能洞察人心。
    如烈日当空,让人不敢直视。
    “免礼。”
    韩桢打量着高庆裔,有些意外。
    他本以为这个渤海悍将是个虎背熊腰的壮汉,不曾想却身材平平,要说有甚么出彩之色,可能就是其骨子里散发的凶狠。
    韩桢寒暄道:“高卿一路舟车劳顿,辛苦了。”
    高庆裔低眉顺眼地说道:“多谢陛下关心,微臣不辛苦。微臣乃是武人,领兵打仗之时,常常爬冰卧雪,餐风饮露,此来京师算不得甚么。”
    韩桢似笑非笑道:“听闻高卿将家眷也一齐带来了?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高庆裔点点头,趁机说道:“昔年微臣便仰慕华风,对中原心向往之,此行一路走来,所见所闻令微臣大受震撼,汴京繁华如仙境。因此,微臣打算将家眷安顿在京师,日日沐浴陛下君恩。”
    “高卿有心了。”
    韩桢微微一笑,朗声道:“赐高卿府邸一座,银五斤,绢十匹,琉璃器二十樽。”
    “陛下厚恩,微臣感激不尽!”
    高庆裔双眼一亮,双膝跪地谢恩。
    陛下的赏赐,可算帮了他大忙。
    来之前他就打定主意把家眷安顿在京师,交投名状,可昨夜与张非远饮宴时才得知,京师房价之昂贵远超想象。
    外城一栋独门小院就需两万贯,至于内城,就没有低于五万贯的房子。
    尤其是高庆裔一大家子人,父母妻妾儿女加起来十七八人,少说也得三进院的宅子,这样的宅子哪怕在外城也得十万贯起步。
    自从归降齐国后,高庆裔得了不少赏赐,去岁也有分红,加起来拢共四万贯出头。
    关键他平日里花销也不小,作为一军都帅,又是渤海人,麾下将士总得赏赐罢?
    部族亲眷总得维系罢?
    官场上人情往来总得有罢?
    加上一大家子吃喝拉撒,如今只剩下两万贯,这笔钱放在临潢府随便挑府邸,可在东京城里却只能买外城的一个小院,还是那种位置偏僻的。
    高庆裔交了投名状,韩桢给了赏赐,垂拱殿内的气氛融洽了许多。
    而且高庆裔这个浓眉大眼的渤海悍将,拍起马屁来也是一点不含糊。
    一时间,君臣详谈甚欢。
    “西夏最近不安分,这几年东胜州那边高卿多费心。”
    韩桢的话让高庆裔心中一凛,只见他收敛笑意,面色郑重地说道:“微臣不敢隐瞒陛下,出发之前,李乾顺曾派人暗中联络微臣,许以高官厚禄,这是西夏密函,还请陛下过目。李乾顺此人心思狡诈,微臣恐怕他会使离间之计。”
    说着,他从衣襟中取出一封密函,恭敬的呈上。
    从刘昌手中接过密函,韩桢并未立刻查看,而是轻笑道:“高卿宽心,朕虽不敢自比唐宗汉祖,可自问还是有些肚量,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”
    高庆裔心中暗自松了口气,拍了一记马屁:“陛下雄才大略,气吞四海,今后成就必不在唐宗汉祖之下。”
    离间计这种计谋,看似简单,可偏偏就是好用。
    因为猜疑链一旦产生,结局往往就会向一辆失控的火车,谁也不知道会撞向何方。
    眼下韩桢的做派和一席话,总算让高庆裔放下心头的大石头。
    这,也是他要入京面圣的原因之一。
    如果陛下表现出任何迟疑,他会立刻请求调离东胜三州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